第(2/3)页 您会如何部署这场阻击战?” 教室里鸦雀无声。 坦克?充足的炮火?步话机直达单兵?这对在座的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梦幻般的配置。 李云龙下意识地摸出烟卷,刚想点燃,看了看环境又悻悻放下。 他盯着黑板,眉头紧锁,脑子飞速运转。 他打仗灵光,瞬间就意识到了装备代差带来的可能性。 丁伟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 孔捷始终听的很认真,他可是参加了朝鲜战争,更清楚美国鬼子飞机大炮的厉害。 “坦克……可以不用摆在正面硬冲,”李云龙下意识地开始推演,手指虚点着地图, “可以隐蔽在侧翼这个山坳里,等鬼子主力进入伏击圈,炮火覆盖后,坦克再冲出来,直插他的指挥部和炮兵阵地,打乱他的建制!” “步话机可以让埋伏在两侧山头的部队实时通报敌人位置,引导炮火精确打击,不用像当时那样,等信号枪,容易贻误战机。”丁伟忍不住补充道。 “而且,有了足够的炮火,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就先削弱敌人,甚至可以在鬼子必经之路上预设炮火拦阻线,分割他的行军队列……”另一个将领也加入了讨论。 陈朝阳静静地听着,不时在黑板上标注出他们提到的新战术节点。 他没有打断,直到讨论声渐歇,他才再次开口: “很好,各位的思路已经开始触及现代合同战术的核心——火力、机动、信息,三者的有机结合。” 他放下粉笔,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又回到李云龙脸上: “李军长,根据推演,如果拥有这样的技术装备和战术理念,您觉得,拿下平安县城,全歼驰援而来的吉野联队,需要多久?部队伤亡,能减少几成?” 李云龙沉默了,他粗犷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凝重的神情。 他回想起战场的惨烈,回想起那些倒下的同志,半晌,才闷声道:“……时间至少缩短一半。伤亡……伤亡恐怕连三成都不到。” 这句话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