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谈新医改(下)-《官场预言家》
第(2/3)页
陈平仍然是摇头回答说:“我并不后悔,如果时间能让我再重来一次,我想我还是会这样说的。”
面对陈平的这个回答,周宝昌心中有些感慨,如果是别人在他面前说这些话,那么周宝昌肯定就会说那个人太年轻了,终归在官场上体制内的事情是并不能这么意气用事的。在更多的时候都必须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毕竟有些事情和现象的存在,总是有他一定的道理的,最起码的,目前这种制度距离总崩溃还是有一段很大的距离的。只是这些东西,周宝昌却感觉对陈平却说不出口,原因无他,因为他身上的这种理想一般的年轻特性不正是自己所看中的方面吗?在现在的这个官场,不就是因为少了像陈平这样的干部,所有人都想着明哲保身,只想着维稳,才坐视着一些事情一天一天的败坏下去了吗?
周宝昌如是的想着,无奈的笑了笑,然后叹息一声说:“年轻就是好啊!”
说完,周宝昌正色对陈平说道:“好了,你之前说的什么就不要再说了,你明白吗?”
陈平点点头,他当然明白周宝昌不想在过去的问题多做谈论的原因,无非就是过去的那种医保制度已经在各地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利益集团,各种利益链条交缠在一起,几乎牵扯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就算是集权到了一种程度的中央,也都是不能轻举妄动的,而他在这里也只能是发发牢骚罢了。
从陈平的眼神周宝昌可以看出他已经平静下来了,这位党校老教授对此还是感到很欣慰的,毕竟陈平现在还不到三十岁,在某些问题上虽说有时会有一点愤青和冲动,但总的来说还是能保持头脑的冷静的。
对此,周宝昌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接着说道:“那我们接着谈新医改的问题,我想问问你,你知道提出并在背后推动新医改的人是谁吗?”
陈平眼色一动:“新上任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
“不错,你的反应倒是不慢,”周宝昌赞赏的说,“虽然现在各方面的定论还没有出来,报纸也并没有报道什么,除去内刊上的文章导向不说,就光是他继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的第二年,中央就开始高调打出了新医改的牌,很难说不是这位常务副总理的手笔。”
陈平想了想,然后很谨慎的说:“的确,作为中央高调介绍的接班人,他要是拿不出一点利国利民的压手政绩,就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同样的,新一代领导班子在不伤及根本的前提下,打掉一些已经不合时宜的利益团体,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