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庄大官途 第五百一十三章 县域经济会议结束-《官场预言家》


    第(2/3)页

    会议还对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县域科学发展”进行了评价。县域科学发展评价包括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县域相对绿‘色’指数和以满意幸福指数为内涵的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等三个方面的评价。并经过讨论研究,推荐出“年度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提供新的示范力量。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县域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走内生‘性’发展道路,需要统筹推进。

    ……

    这是节选自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占了报纸的大半个版面,详细的对这次在滨海持续一个礼拜的县域经济会议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报道。

    要知道,人民日报作为中央的喉舌媒体,他所报道的内容大都是带有很强的政治倾向的,可以说是给中央政策打头阵的宣传兵,而现在人民日报居然‘花’这么大篇幅去报道县域经济会议的情况,由此可见中央政策日后的调整方向。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虽然改革开放了这么多年,但国家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仍有超过半数以上的人口是生活在县城的,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大多数国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会成为中央施政的重中之重了。

    而随着这次会议的逐渐深入,参加会议的领导也越来越多,官也越来越大,还记得在会议开始的第一天,会议还是由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马福良主持,但到了第三天以后,随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建军参加会议,这位马司长也就成为了陪同官员之一了。而会议也从最开始各抒己见的报告,完成了到聆听领导讲话和研究政策文件的转变。

    虽说这种会议大多数时候都是领导在上面扯淡的,但也并不是一点作用也没有的,就比如李建军提到的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八条对策,陈平就觉得很有实际作用。

    这八条对策一是实行差别化的土地政策;二是实行差别化的水政策;三是科学合理的分解节能减排指标;四是发展或者是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发展社区和村镇银行;五是分类处置县域包括县和乡镇政fǔ的债务;六是推行省管县以及扩权强县的体制改革;七是根据社会矛盾突发多发的态势,建立预警和联动这样一个机制;八是对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基础‘性’要进行分类,而且鼓励基础设施投资向乡村或者是向县域延伸倾斜。

    很显然,这是发改委在研究了全国百强县各自的发展优势以后所综合得出来的结果。

    别的不说,就单说这第四点陈平就很熟悉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这不正是路庄融资平台的发展方向吗?

    而最后一点关于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则是张尧在接任暨阳市长以后的发展方向,据说其他还有至少十几个百强县,也都在探索这种模式。
    第(2/3)页